环渤海地区情况和招商引资探析

2020-07-02 15:54:22

环渤海地区情况和招商引资探析

一、环渤海地区范围、总体经济优势和三大板块经济特征

一)环渤海的范围。

环渤海地区位于中国沿太平洋西岸的北部,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狭义的环渤海地区包括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唐山、廊坊、北京、天津、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等18个城市。广义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也就是三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泛环渤海地区是指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共五省(区)二市组成的广大行政区域。该区域陆地面积共127.8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3.31%。共有城市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转载请注明来自:好文100网http://www.haoword.com/)

(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优势。

2004年以来,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使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而环渤海地区由于能源原材料丰富,或者靠近能源原材料产地,引进外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速度都明显加快。具体而言,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如下优势。

1.具有优越地理位置,交通发达。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即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的中心地带,向南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环渤海地区是中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是我国海运、铁路、公路、航空、通讯网络的枢纽地带,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沟通东北、西北和华北经济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集散地。

2.自然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环渤海区域内现有的华北(覆盖冀中、内蒙古中部和冀南,总部河北省任丘市)、胜利(在山东东营)、大港(在津、冀、鲁,总部天津)、中原(山东河南)四大油田之外,渤海湾亦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煤炭最为丰富的地区,山西、内蒙古为我国最大的煤炭产区,探明储量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61%以上。辽宁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石,储量100多亿吨,全国最大。还有冀东铁矿储量100亿吨。菱镁矿储量占全国80%,硼矿储量占全国60% ,渤海沿岸也是我国重要的产盐区,其中长芦盐场(天津)是全国最大的盐场,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是发展海洋化工的重要原料。此外,环渤海地区还蕴藏着石灰石、白云石以及有色金属等多种资源。

3.依托港口资源,有利于发展临海经济和海洋经济

渤海湾是我国最大的内海,海岸线长5800公里,在漫长的海岸线上,除了丰富的海洋资源外,沿岸20多个城市首尾相望,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吞吐量超亿吨的有天津、青岛、大连、秦皇岛四大港口,另外还有营口港、烟台港、锦州港、日照、黄弊港(河北)、威海港等重要港口。这些港口的货物年吞吐量占全国港口的40%,其中发送量占全国的60%,通过港口出口的外贸总量占全国的78%。突出的港口优势,加上北京的中心地位,各干线铁路、公路、航空均以北京为出发点,使环渤海地区成为我国的交通枢纽地带和铁路、公路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这一特定的立体交通网络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

4.具备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产业结构比较合理。

  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在工业方面,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是我国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基地,有大量大型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企业。环渤海地区第三产业也具有一定发展水平,京津冀城市群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优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比为4.0:42.3:53.7,长江三角洲地区为5.8:51.9:42.3,珠江三角洲地区为5. 6:49. 3:45.1。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表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升级换代较快,具有较高的产业优化度。

5.具备丰富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

  环渤海地区有大学300所,北京地区81所高校、503个市级以上独立科研机构,天津有45所高校和多家国家级研究中心,人才及科研优势为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雄厚基础。环渤海地区科技力量强大,北京的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全国的2.83倍,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1/4,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也使得环渤海地区对国际资本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6.商务与金融环境优势。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日益成熟,进入21世纪后环渤海已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又一热点地区,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投资性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数量超过了广东和上海。特别是随着空中客车A320中国总装厂落户天津,说明我国20多年承接国际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局面开始改变,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开始转轨迈入向高端发展的新阶段。

7.骨干城市群优势

环渤海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威海、秦皇岛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以沈阳、太原、石家庄、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构成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经济、文化、国际交往和外项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环渤海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特征

  环渤海地区目前由京津冀、山东和辽宁三大板块所组成。三大板块的共同特点:一是城市比较密集,城市规模相对较大,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在三大板块中,已形成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中南三大城市群(共有城市157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13个);二是国有经济比重大,普遍存在体制僵化的问题;三是各个板块各具特点,各自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及经济体系。各个板块又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

1、京津冀地区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巨大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三大经济区之一。今年将出台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订: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承德、张家口、沧州等大中型城市。其中北京和天津为该地区的两个特大型城市。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人才、技术等优势,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成为企业集团总部和管理控制中心所在地,将发展为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截止09年,在北京设立的具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性质的外商投资性公司共有121家,多数为500强企业。天津市已有13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0多家外资企业在天津投资(陕西现存约10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0家在天津投资设厂。天津有条件依靠现代制造业和国际航运中心为支撑,发展为中国北方地区的区域经济中心。

但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除北京和天津两大都市的竞争力较强、人均收人较高外,其余城市与京津两市经济发展的差距很大。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不高,产业链发生了断裂。比如,北京、天津竞相发展汽车产业,但河北却无能力为之生产零部件。北京和天津作为两个特大型城市,在争做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老大”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工业主导、产业趋同的现象。限制了市场机制下所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再次,就是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

2、山东省

山东地处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能源基地,制造业发展基础雄厚。09年全省GDP3.38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00亿元(陕西8186亿元,733.91亿元)。山东省经济发展特点之一是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远快于中部、西部。在山东的经济版图上,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威海、东营、日照组成的半岛城市群其陆地面积只占全省的46.6%,人口42.9%,上述地区所创造的GDP总量占到了全省的60-70%,人均GDP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0%左右。山东经济现代化是由口岸贸易所带动的,以烟台、青岛为代表的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对外贸易的带动,发展了农业、工业、商业及交通运输等行业。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城市为支撑,以现有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承接日韩和欧美的产业转移,吸引高新技术产业、高加工度制造业项目。中部、西部地处内陆地区,经济现代化的进程要落后于东部。山东经济特点之二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快。虽然当前公有经济在山东的GDP总量中比重仍然较大,占到60%左右,与广东、浙江等省相比,民营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远未发挥。但随着宏观环境及融资环境的改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会会当地经济发展和我们招商引资带来更多机遇。

3、辽宁省

辽宁省地处东北亚的中心,环渤海经济带的北端,东临日本、韩国,与朝鲜接壤,南与山东半岛相望,西与京津冀相邻,北靠东北腹地,是东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包括沈阳、大连两个副省级城市,鞍山、抚顺、铁岭、本溪、丹东、营口、辽阳、盘锦、锦州、葫芦岛10个地级市,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具备较好的基础。

  首先,区域内交通便利。除了拥有航空、铁路、公路运输网络外,境内的大连港是欧亚运输的重要中转港和辽东半岛的主要出海口。其次,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辽中南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鞍山市区周围铁矿储量逾百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4,镁矿约占世界储量的1/4,滑石矿(用于造纸、军工、油毡、电缆、陶瓷、纺织、食品、建材)储量居世界之首;盘锦的油气储量占全国已探明总储量的10%;丹东的硼矿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区内还有多种稀有金属矿产,地热资源、旅游资源、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等也相当丰富。再次,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辽中南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及主要工业原材料基地,机械制造业、石化工业、生活消费品生产业、原材料工业、建筑业等产业一直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沈阳、大连形成以机床、汽车、加工设备、金属轧制设备、铸造设备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工业体系。鞍山逐渐形成了以精品钢材为主、装备制造业、轻纺工业、矿产品加工业为辅的工业体系。丹东逐渐形成了以汽车(如“黄海牌”大客车)及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两个支柱产业、以纺织和造纸两个传统产业、以食品饮料和医药化工两个新兴产业相互依托的工业体系。辽阳已形成了以化工、化纤、塑料加工、机械电子加工、矿产建材、服装制鞋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营口形成了以轻纺工业为主体,包括机械、建筑材料等在内的工业体系。以大连石化、辽河油田、抚顺石化、辽阳石化为代表的石化工业,已构成了环渤海石化工业聚集区,保持着原油加工能力全国第一的位置。

辽宁省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很大,国有经济比重高,民营经济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目前省内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以大连为中心的辽南和以锦州为中心的辽西三大区域,区域合作也遇到一定难题。

  总之,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自成体系,很多行业是诸侯割据,造成了环渤海地区产业关联度小,产业链短,或者产业链不完整,主要原因是该区域缺乏珠三角区域系统行政同属一省有共同利害关系,也缺少长三角区域系统以上海为绝对中心来统领整个区域的内在凝聚力。但从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一体两翼”将是未来渤海湾的模式和必然趋向,也就是京津一体化,以河北为纵深,向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两翼辐射,而内蒙古、山西等作为能源和资源配置省份也参与这个包围圈。环渤海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名副其实的第三极。

三、我市吸引环渤海地区企业投资的优势和招商重点。

(一)我们招商引资的优势。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优势是相对的,我们常说我们具有土地成本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等。相对于东部地区,我们确实具有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但相对于环渤海地区比如山东和辽宁来说不一定具有优势,资源相对于内蒙和山西来说,恐怕也不具有优势。所以,我们介绍自己的优势就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推介我们的相对优势。

最近几个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一是大家熟知的富士康11连跳后的涨薪事件,据说富士康在提出涨薪后,传出很多台商准备把工厂内迁,甚者倒到越南、老挝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6月19日《中国经营报》发表文章“中国涌起涨薪潮 6000台企坚守东莞进退两难”。 很多台商老板表示:“即使涨薪了,也不会轻易搬迁离开东莞,除了用工成本外,还要考虑产业链,东莞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链是用20年的时间形成的,谁离了谁都活不了。” 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副秘书长温智谋认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了,但形成产业集聚的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他说在东莞方圆两公里之内,可以找到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包括最低端的螺丝钉,换成在别的地方,光物流费用就不少。一个产业集群要上、中、下游都具备,缺了谁都不行,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内地的许多省区市都到东莞来招商引资,希望能以优惠政策吸引陷入困境的台商迁厂前往,但效果不佳,“一个企业要发展,仅仅靠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在也没有哪个台商会因为优惠政策前往。”二是2010年05月10日大众宣布,一汽大众落户广州佛山南海上海大众锁定广州增城。广州佛山是广东境内汽车产业最发达、配套最完善的地区。佛山南海目前共有整车及汽配企业50余家,包括了本田、丰田、日产三大汽车生产商的配件供应商。广州的增城市是隶属广州一个县级市,广州本田二厂和五羊本田新工厂都落户在这里,已经具备相当的产业配套能力。在这之前的5月8日东风日产也宣布日产全球最大工厂落户广州,产值将超1000亿元。三是6月24日《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报道“长虹和富士康密谋液晶面板 政治局亲自过问”。文章说长虹和富士康正拟建投资272亿的液晶面板生产。去年年底,郭台铭访绵时,曾与长虹董事长赵勇秘密洽谈该项目。为吸引富士康投资,绵阳市政府曾在郭台铭访绵时开出优厚条件:一为免除三年地税,二为市长亲自牵头扫除一切投资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郭台铭更是信誓旦旦地表示,此前就看好绵阳,“投资绵阳意向十分明确”。但是成都市政府、富士康、长虹等几方合资一事木已成舟时,绵阳市政府才知晓此事。据说有绵阳市政府领导在内部会议上为此拍桌大怒。我们知道,长虹的总部与等离子面板工厂都位于绵阳市,而由长虹作为重要投资方筹建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却位于成都。据知情人士解释,成都的科技研发环境比绵阳要好,而且,长虹的很多研发机构和生产配套企业在成都。(注:目前各个地方正在申报中的5个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分别是:成都长虹液晶面板线、合肥京东方液晶面板线、南京夏普液晶面板线、苏州三星液晶面板线、广州LG液晶面板线。)

从以上事件我们看出,一个地方吸引投资并不是土地便宜一些、劳动力成本低一些就一定能吸引对方。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地方要具备一种综合的优势,特别是是否适合特定的企业在这里落户成长。国际投资中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不仅适用于国际间的跨国产业转移,也适合一个国家内部的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很多因素都在起作用,除了土地、劳动力、资源、交通常规因素外,产业环境、区域规划、发展前景、政府服务、领导重视程度都是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更要研究对方需要什么,选准招商方向和领域。

目前,从大的环境上来说,我们具有两大优势是其它兄弟地市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一是关天经济区规划和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带给我们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和优势。关天规划在空间布局上提出了“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战略定位是一个高地四个基地(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其中,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是关天经济区的核心。我们咸阳就是核心,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可以理直气壮、大张旗鼓的宣传投资咸阳就是投资西安,投资咸阳胜过投资西安。关天规划的推进和实施会在规划、土地指标、优惠政策、环境配套等方面带来优势,使我们在城市发展战略、辐射能力、发展前景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7月5日-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京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7月8日,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就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提出在重点经济区发展方面,大致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就是将关中-天水、成渝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在回答中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请问有什么具体政策措施时,指出为鼓励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央提出要在西部地区实施有差别的产业政策,凡是有条件在西部地区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支持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并优先审批核准,制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对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实施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适度向西部地区倾斜等。

第二个优势,就是作为一个三线的中等城市,我们拥有西北最大的航空港和出口产品内陆港。现有国际航线25条、国内航线104条、年客流超过1500万人次,随着二期工程建成,临空资源优势将更加凸显。两小时左右几乎可达全国所有城市。方便程度和优势是其它任何城市无可比拟的。经机场专运线至西安市中心47公里,距离咸阳市13公里。我们的空港物流园规划有保税物流园区,货物从这里可以直接通关运往世界各地。还有我们离亚洲最大的客运火车站-西安北客站5分钟的车程;包茂、福银、连霍、西平等9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及郑西高铁、陇海铁路环绕四周。立体交通为吸引产业聚集提供了强劲支撑和保证。我们要向客商充分展示和发挥这个优势。

另外,经过这些年的招商引资,我们引进了一大批企业,初步具备了产业链的雏形,光伏电子,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家具产业等。这为我们围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我们在环渤海地区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

对环渤海地区的招商引资,我们还不能称之为承接产业转移。我们知道,长三角和珠三角现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受制于成本的上升、环境的压力等各种因素,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挑战,广东省提出了“腾笼换鸟”的战略,汪洋指出,鼓励珠三角一些适合「走出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出去」。所以企业有产业转移的压力和愿望。但对环渤海地区来说,在目前,他们也在承接国际和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所以总体来说,环渤海地区往外产业转移的动力和愿望不强(后面对我市在环渤海地区招商引资现状的分析可以说明)。

但是正如前面分析的,环渤海地区长期以来缺乏协作,各自发展,形成了自己产业体系。这里面有不少是重复建设,由于竞争激烈,市场容量的限制等因素,有向外发展的需要。同时,一些企业出于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和在全国战略布局的需要,也有意向外扩张。这些企业应该是我们招商引资的第一个重点,比如央企的扩张。最近兴平正在谈的中粮集团兼并西瑞,建设集粮油食品加工和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综合食品工业园等。再比如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处于战略布局的需要而进行扩张,在西洽会上泾阳签约的天津亿联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投资20亿元,占地1000亩在泾阳工业密集区高庄园区建设中国西部五金机电城项目,建设以五金机电商贸为主,水暖电器、汽车配件商贸为辅,融产品博览、技术检测、咨询交流为一体。第二个重点就是产业链招商。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些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吸引一些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产业链上的企业落户,来达到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产业特别是企业要熟悉,熟悉他们的上下游关联产业和他们的合作伙伴,有针对性的包装项目。第三,我们在产业链招商的时候,也要把为西安的大型企业集团做好配套作为招商的重点之一。也就是把西安企业作为我们产业链上的一环。比如最近乾县和山东泰丰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投资16.5亿元生产10万吨铸造生产线、百万只轮毂盘及制动器生产基地项目。这个项目就是为陕重汽配套的。第四要做好以商招商和亲情招商。要依托已落户的企业和本地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效应,努力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拉动一片”的联动效应。第五是积极探索委托招商。制定委托招商的的管理办法,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这也是今后招商的一个方向。

三、我市在环渤海招商引资情况

(一)我市在环渤海地区招商总体情况

03年至10年5月底,环渤海地区在咸投资项目共67个,占全市招商引资总数4199的 1.6%,总投资305.6亿元,到位资金132.4亿元 占全部到位资金1182亿元的11.2%。其中,1亿元-3亿元项目21个,总投资29亿元。3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225亿元。亿元以上项目占全环渤海地区引进项目的58%。

(二)我市在环渤海地区招商引资特点

一是占全市招商引资的比重低,远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在这个地区招商引资的力度还有待加强,但另一方面,说明这个地区相对于长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驱动力和欲望不强。二是环渤海地区单个项目投资额较大。平均每个项目投资4.56亿元。包括今年新引进的项目泾阳的天津亿联置业20亿元的中国西部五金机电城项目、礼泉的北京信昌文华数码科技公司投资21亿元的微量重金属吸附新材料生产线、三原的山东桑乐太阳能投资15亿元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兴平的山东华鲁钢铁22.4亿元的新型高耐腐节能复合板材生产线项目等。这也说明了环渤海地区有一批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都很强的企业。三是资源类项目占多数。如山东淄矿投资5.3亿元的亭南煤矿,山东新矿集团投资3亿元的彬县水帘洞二期技改,大唐集团投资51亿元的马屋电厂一期,冀东水泥投资12.4亿元的水泥生产项目,山东盛大投资17.6亿元的纳米碳酸钙,北京汇源投资6亿元的果汁加工,鲁州生物科技投资4亿元的玉米加工项目等,主要是依托我市的煤炭、石灰石、农产品等资源优势进行投资。

(三)在谈项目进展情况(略)。

热门关注

招商会议致辞多篇

经贸招商公文

招商会议致辞范例

经贸招商公文

招商会议致辞

经贸招商公文

招商会议致辞汇总合集

经贸招商公文

招商会议致辞汇总

经贸招商公文

经济开发区党委、管委会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经贸招商公文

企业上市工作情况汇报

经贸招商公文

12345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咨询热线政策解答知识库

经贸招商公文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经贸招商公文

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经贸招商公文

经济委员会工作总结汇报

经贸招商公文

以园区为载体以招商为抓手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经贸招商公文

工业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情况汇报

经贸招商公文

陕西省物流产业园区项目交流对接会有关事项通知

经贸招商公文

环渤海地区情况和招商引资探析

经贸招商公文

招商引资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经贸招商公文

关于做好下半年招商工作通知

经贸招商公文

副县长关于招商引资工作汇报材料

经贸招商公文

关于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若干优惠政策

经贸招商公文

项目建设推进汇报材料

经贸招商公文

园区经济运行形势分析报告

经贸招商公文

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工作总体思路

经贸招商公文

经济开发区新滩新区简介

经贸招商公文

县商务局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经贸招商公文

首页

我的
下载